
粉匠们在用传统工艺制粉资料图片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的一道特色菜。可菜里粉条的原料怎么选制,需要怎么加工,却有极大的学问。
漏制粉条技术,“煮”是最关键,面临消亡的手工技艺,东丰县人齐显亮坚持用手工漏粉,把这项技艺传承下来,到如今已经100多年的历史了。
手工漏粉口感优于工业粉条
长白山的气候寒冷,无霜期多,唯有种土豆能得到好收成,因此土豆成为庄稼人的“半年粮”。
由于独特的地理因素、民族因素和饮食习惯,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土豆粉条漏制工艺,制作出的土豆粉条筋道、滑爽,明显区别于现代的工业粉条。
“近年工业粉条充斥市场,小作坊效率低、成本高,因缺乏竞争力而淡出市场。”但齐显亮坚持了下来,他发挥手工漏粉品质优良的特色与工业粉条竞争。
东丰县盛产土豆,东丰县手工漏粉的技艺已经由二三十年前的几十家,缩减到现在的几家,今年58岁的齐显亮开的粉坊就是其中一家。
粉匠各司其职协作制粉
齐显亮家世居东丰县,至今已有100余年,子承父业,他将这门技艺传承下来。齐显亮的祖父齐才厚生于1903年,曾在粉坊跟师傅学得漏粉技艺,并传给后代,齐显亮是第三代传承人。齐显亮的儿子齐辉,已学会全套漏粉技艺,并决心将此传承下去。
在齐显亮的粉房里,铁锅、筛漏等加工设备都是自制的,加上几个人齐力合作,便做出味美可口的粉条了。
据了解,土豆洗完后要长时间地浸泡。伏天沤土豆,沤得快。沤好的粉浆子是粉红色的,那是上等,出粉面子多。过好包的粉浆子,在大缸里沉淀成土豆淀粉。
漏粉时,拍瓢粉匠有节奏地拍瓢,漏出的粉也有节奏地往下落。粉漏进锅里,翻锅粉匠用翻棍不停地翻动漏下的粉,不让粉粘成坨,瓢里芡粉快漏完时,拍瓢粉匠连拍两声瓢,填瓢粉匠马上把准备好的芡面子倒进瓢里。
该技艺已“申遗”成功
“粉条的生熟及煮的好坏,就看翻锅粉匠的技术了。”齐显亮说,水凉,出的粉不扛炖,不扛熬;水太热,就煮夹生了,没法吃。
粉做好了,放到粉架子上控水,水控干了再拿到外面的粉架子上晾干。
目前,这门手工漏粉技艺,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显亮也成为长白山区土豆粉条传统漏制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长白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长白山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