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长白山建成让世界羡慕的生态文化家园”
就如何更好地推动长白山文化发展,余秋雨说:“既然生态文化那么重要,我有个建议,把生态作为长白山文化的主角,我们当然还可以去研究长白山的遗迹。保留住遗迹的同时,过去留下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的印迹都要保留住。但是,我们要知道,现在的主角是生态文化,省、市有关部门,所有长白山的朋友们,我们一起投入到建立一个让世界羡慕的生态文化的家园。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来玩,让他们来喝我们的水,让他们来吃我们的人参,那时候,我们还有足够的文化储备告诉大家,水的魅力在何处,山的魅力在何处,人生的魅力在何处,而且我们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地理学资料,来说明它的变迁史。
“所以,不要完全掉到我们过去汉族历史学家的那些小问题的历史上,从全人类生态上来讲,健康非常重要。长白山在中央电视台里的广告也是强调健康,强调美,这是对的,这是人类的一个方向,所以,当文化回到这一点上讲,和建设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主干就非常符合了。因为我们要开创新生活,我们要开创一个文化的新高度和新面貌,同时这也是全中国都在祈求的,哪个地方都在完成这个从文本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从宫廷兴旺史向全民生态史的转变。如果是这样的话,长白山文化能不能做个范例?我们做得那么完整,做得那么健康,做得那样的让人感到有吸引力。
“我上次到长白山去的时候,看到好多滑雪道已经造好,还建造了很多度假村,度假村的设计都是世界一流,我在那儿遇到两个欧洲人,他遇到我就说,‘凭我对阿尔卑斯山的了解,你们的等级和你们现在已经完成的工程,已经超过了阿尔卑斯山。’不是今后超过,而是现在已经超过。既然有世界各国的人们将要来到长白山,来到了当代历史最好的生态天堂,如果他们都来的话,那么长白山文化又进入了另外一个天地,就是我们不仅要引入生态,而且要引入世界,这也是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长春我来了几次,看到国际雕塑公园的时候非常感动,在那个时候中国改革开放还不久,规划出那么大的一块地来展示吉林人是拥抱世界的——你们所有的雕塑来吧,我们非常非常欢迎。这没有一丝形态的界限,也没有国家界限,特别是我在那儿看到了一个马孔德的美术博物馆,这让我太惊讶了,我现在离开以后,只要遇到艺术院校的人,我就会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到长春去看一看世界雕塑公园里边的马孔德美术馆,那真是太遗憾了。它是怎么回事呢?余秋雨说,马孔德,很像中国人的名字,其实他不是,MIKONDE,马孔德,拼下来像中国人的名字,这是个族群,人数不多,只有一两百万人,大概比我们长春要少得多。他们的黑檀木雕,毕加索就看到三件,就开始了毕加索新的时期的创作。任何欧洲的现代派的艺术家因为看到他一件两件就热血沸腾,因为生命的呼号,因为造型的惊讶,因为原始人和现代人的呼应使他们激动万分,开创了整个欧洲的后现代美学和现代美学的一个新天地。没想到,马孔德艺术的最大的集中地是在吉林,是在长春。我听说是吉林籍的两个外交官一对夫妻,在那悄悄地、凭着他们很高的艺术判断能力收购。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国界,我们长春人,我们长白山人有这个气派。
“我们既然有长白山的高度,我们的文化也可以拥抱世界,我们不要和那些老文人去说三道四,我们具有宏观的异态美和宏大的生态美,于是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拥抱世界。过去,少数民族拥抱世界让大唐建立,今天我们也可以拥抱世界让中华文明改变一个新的格局。所以,我觉得长白山文化不是说借文化之名来提升长白山,恰恰相反,它以新的观念来推动中华文化往前走,让中华文化更好地面对在我们主体文化之外的异态文化,面对我们新的课题——生态文化,然后我们融入世界文化,这正是长白山文化的宣言。”
“中国起步时,你是历史走廊;中国辉煌时,你是半个大唐;中国蒙难时,你是冰雪战场。完成了这一切,突然发现,你还是全世界最稀缺的生态天堂。 ”
——余秋雨为长白山创作的一首小诗
“我前两天看到台湾的电视节目用特别热情的方式在研究我们神九航天员吃的药,不知道这个药方怎么搞到的,第一号就是长白山人参。他们都在研究这个和今后生命的关系。而且台湾的评论员说,有了这点,我们中国人足可以傲视西方医学。这里面都是文化概念,就是在生态文明里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课题,而这个文化课题在我们这儿是切入点。很少有人研究这个文化课题和生命的关系。而生态和生命有关,生命是文化的主干。有一次,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在凤凰卫视做一个全球连线,当时,我和台湾一个评论家南方朔先生对话,他说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很悲痛,但平心而论,在中华文化上却扬眉吐气,因为它向全世界宣告,这个文化是关注生命的。这一点好多文化人不太了解,这是生态文化的灵魂——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关注健康,保护自然给我们的恩赐。这个概念是我们新的文化,所以我说用新的观念看长白山文化,它将对中国文化带来很大的推动。”
“中国起步时,你是历史走廊;中国辉煌时,你是半个大唐;中国蒙难时,你是冰雪战场。完成了这一切,突然发现,你还是全世界最稀缺的生态天堂。 ”这是著名学者余秋雨在6月27日省政协举行的长白山文化发展论坛上即兴吟诵的他为长白山创作的一首小诗,让人感觉他和长白山并没有一丝陌生感。围绕长白山文化发展问题,记者以记述的笔触,记录了余秋雨在长白山文化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长白山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关于如何看待长白山文化的价值,余秋雨在演讲中说:“刚到长春下飞机以后,吉林朋友惊讶于我对吉林的熟悉程度,其实我已经悄悄来这里考察过好多次。为什么?因为长白山文化太重要了。我认为,长白山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我们不仅要解读她,而且还要用新的观念来解读。曾经有这样的现象,很多吉林人经常对中原文化人看不起‘东北文化’或‘东陲文化’、认为‘东陲无文’而愤愤不平,或者奋起争论。对此,我认为,文化观念是个创新观念,不能用别人原来的观念、需要改革的观念来证明自己的文化,这是老的文化观念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现在要更换一种更大的文化观念,而这个文化观念并不是外来的,它是长白山文化自身的本性。
“从世界文化宏观的角度看,长白山文化非常有价值。如果给文化做减法,减到最后,你会发现人类文化当中出现最主要的几个项目的时候,长白山文化都没有缺席,这就是它重要的地方。人类文化的大课题是什么?这涉及什么是文化的问题。文化是精神价值与生活方式的共同体。根据这个概念,中华文化按照考古学上来讲,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如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只是人的痕迹终于进入了文明的门槛,那个时间是距今4200年前,就是夏商周时期。而判断成熟文明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拥有文字,二是出现金属冶炼,三是集中居住。这个标准不高,但也不低。达到此标准前的文化时间再长,也不是我所说的成熟文明。比如我的家乡河姆渡,它出现在7000年前,但却没有找到过它的文字;它只有陶器、骨器、石器,也没找到金属冶炼;它也没有比较集中的居住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它是史前文化。
“在4200年前的时候,我们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我们自然就进入了文明史上的文化了。这就像刘翔跨栏比赛一样,我们在4200年前的跨栏比赛中,在世界排在第几名呢?第一名不是我们,第一名是巴比伦,他们比我们早得多。第二名是尼罗河边上的埃及。第三名应该是印度,印度文明的发祥地不是在现在的印度,而是在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而我们是第四名,但是,我们也不需要气馁。因为我们是唯一未中断地延续到今天的文明,这是让我们值得骄傲的。那么,我们的名次有没有可能往前提一提呢?譬如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第三名呢?这个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学术界有一点很重要。我在世界很多地方都讲过,我认为有可能把中华文明跨越门槛的时间提前的,最有希望的便是红山文化,这是关外文化。我看到我们研究吉林文化的书里经常会提到红山文化,因为它出现了历史文字的符号,这些符号完全可以理解为是文字的雏形,还有它的那些金属的块状的初步冶炼和它的一些聚居方式,如果这些都可以肯定下来,并受到国际学术界肯定的话,那么,它就可能把中华文化的成熟时间提前。虽然,在中华文化最早站立的时候,我们所记得的是黄河文化,后来我们慢慢了解了长江文化,而我们不知道辽河文化,但是,我们关外的文化可能在发展的时间上一点不比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低,它非常有可能把中华文化的成熟时间向前提。就凭这点,就可以让那些嘲笑‘关外无文’或者是说‘东陲无文’的观念得以改变。可见,讲这个话的人对考古文化并不了解,对远古文化也不了解,对国际文化更不了解。”
在谈到长白山文化的独特之处时,余秋雨说:“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山海经》,还是《史记》等一些重要的经典里面都提到过长白山,它在我们老一代中国文化学者眼中已经成为一个伟大国度的非常重要的屏障。关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进入了一个轴心时代,什么叫轴心时代呢?就是非常聪明的人都在那个时候出生了。释迦牟尼比孔子只大14岁,孔子死后10年苏格拉底诞生,古希腊最有学问的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等等,就是这些聪明的人一起诞生,就叫轴心时期。而中国不仅没有缺席轴心时期,它还建立了诸子百家的这样一个极好的局面,它建立了中华文明的主干。”
中华文明的主干是什么精神?余秋雨说:“我曾经在哈佛大学将其概括为三个‘道’:在人格理想上中华文明建立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中华文明建立了礼仪之道;在思维方式上中华文明建立了中庸之道。这三个‘道’严丝合缝,完成中华文明的构建。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更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继承下去。这也包括诸子百家的功劳。我们虽然在关外,而关外的人也应该钦佩在黄河流域当时所发生的非常精彩的思想的碰撞和思想成果。我们一直享用这样的思想成果很长时间,但是到了一千年以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异态文明对汉民族历史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
余秋雨说:“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人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上本来有两大帝国,东半球是中华帝国,西半球是罗马帝国,但是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了。于是欧洲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中国的情况则是汉帝国消亡了。但是这个时候,一些出自于大兴安岭长白山一带的一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随后出现的一些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这是汉族历史学家往往不提的历史现象,就是当建立了北魏以后,突然发现了一个情景——原来的诸子百家至少有两个‘毛病’,第一,是严重地缺少执行力,缺少把理想变成现实的行政权力。第二,是完全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别的文明存在,不知道与他们同时已经出现了巴比伦文明,出现了希腊文明,出现了印度文明,缺少广阔的视野,缺少异态文明的视野,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但是,当我们关外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情况就发生变化了,他们可以学习汉文化,但是学的同时,他们也不会丢掉自己马背上的雄风,他们不会丢掉天苍苍、野茫茫的宏伟气象,他们具有强大的执行力。他们在马背上的那种气质重新构建了中原已经疲惫的执行力。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为既然汉文化可以是我的老师,那么我也可以请别的老师。因为当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他们便把印度文化也当做老师。又因为亚历山大的东征,在印度文化里已经融入了希腊文化,所以北方少数民族自然又把希腊文化也当做老师。而希腊文化里还带来了巴比伦文化、带来了古埃及文化,自然也全都是他们的老师。大家可以到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看一看,公元5世纪的石窟有着希腊廊柱,雕塑也是希腊雕塑家的风格。”
余秋雨认为:“在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手中,缺少执行力的缺点被克服,对异态文明的不了解也被克服了。既有执行力,又了解世界文化,集中在一起,一个伟大的朝代将要建立起来,那就是我们到今天还感到骄傲的唐朝。唐朝的建立和我们关外少数民族的这种精神的输入密切有关。所以在云冈石窟最后一块碑是我写的——‘中国由此迈向大唐’。你看到全世界的文明都综合在那里以后,你发现大唐就不远了。而且我们都知道从隋炀帝到唐太宗,他们的血缘二分之一都是北方少数民族,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才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朝代。所以,鲁迅先生说,‘我怎么看来看去唐朝大有胡气。’胡就是北方的马背上的那种具有游牧文明雄风的这种气势。我有一次到埃及去看卢克索,当时,一位讲解员用英文为大家介绍,他说这个地方可能是古代世界上最重要的都城,但他马上用英语悄悄地跟了一句,‘然,除了唐朝’。因为大唐是世界文明当中至高无上的成功范例。
“我曾经给北大的同学讲,我说如果有机会,你们去看一看唐太宗的陵墓,就会惊讶地发现,世界上只有一个统治者没有墓碑,而是只靠有六匹战马的雕塑来证明自己的生平。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六匹战马一定代表着六场战争,而这六场战争全国都知道,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君王,这一看就知道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雄风,建立了伟大的大唐。所以说‘关外无文’,这真是把事情看小了。大家都知道,唐朝建立八十年以后就在北方这儿又建立了渤海国。大家不要小看渤海国,因为渤海国在唐朝灭亡的时间差不多,都是两百多年了,但是这个渤海国了不得,它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和长安竞相呼应,是整个亚洲当时最辉煌的两座城市。渤海国是东北亚地区一个伟大帝国。渤海国现在好像废墟,但从它的基石、从它的墙基、从它的石墸上,都可以看到过去的雄伟气象。在世界上,我觉得能够和它相比的,当时可能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还有君士坦丁堡。再可能会加上一两座城市,比如波斯帝国的波斯波利斯。但是当时波斯帝国灭亡了,不久波斯波利斯也灭亡了,能够相比的也就不多了。所以说在讲唐朝历史的时候,千万不要丢掉这个现在已经变成废墟的渤海国,它曾经的存在,非常了不得。而渤海国的很大的一块领域现在属于吉林省,也可以说这个渤海国也是我们吉林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异态文明,就是在少数民族马背上的文明,对汉民族历史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每一次都给奄奄一息的、精致的,同时也给很疲惫的中华文明注入新的生命力、新的雄风,中华文明又重新振作起来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把少数民族的异态文明带进来的同时,用很公平的态度带入了世界上其他文明。如果没有北魏王朝,中华文化要充分接受印度文明,充分地接受希腊文明,充分地接受巴比伦文明,好像有一定难度。大文明和大文明之间都有一点骄傲,大文明和大文明之间都有一点互相的抵拒。北方少数民族一些优秀的领袖觉得他们在文化上是汉文化的学生,他把自己的地位放低以后,便把其他文化也当做自己的老师,结果其他文化反而融合了。我曾经在一本书上对此有一个比喻,‘这就像大学里边名教授和名教授之间互相不理会,互相很骄傲。来了个很年轻的办公室主任,他拜这个教授为师,拜那个教授为师,经常拉在一起吃饭,一起喝酒,结果教授和教授之间关系就好了,这个年轻的办公室主任就是北魏的孝文帝’。
“从世界大文明的角度看,这个北方少数民族太重要了。在中国相继进入伟大的唐朝,五代,然后宋朝的时候,欧洲都沉睡于中世纪当中。我们却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北方的少数民族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提振作用是很关键的。我发现只要是第一流的历史学家他们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文明,这非常重要。说是少数民族文明,我觉得还不够,应该讲是边际文明,这是我们在文明研究过程当中必须注意的。边际使我们了解世界,边际使我们的体量扩大,聚集起一种赫赫雄风,使我们建立了伟大的工业,所以这个边际文明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东北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其实北方的少数民族,包括满族、蒙古族等,都对中华文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这是中华文明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文明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我们要坚持住这种异态文化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而不要以原来本土文化的核心标准去衡量文化,不要在落后的价值观上纠缠。所以说,‘关外无文’是多么可笑!后来的历史,在长白山脚下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这样的鸿篇巨制不仅仅是包容,更是吸纳,改变着中华文明原本的质。”
“长白山是世界最好的生态天堂”
除了独特的异态文明之外,余秋雨在演讲中还谈到了长白山的生态文明。他说:“除了异态文明之外,我认为长白山还提供了一个惊人的生态文明。我们过去的文化观念看起来,生态是不太重要的。但是,现在全世界的文化都从文本文化开始走向生态文化,全世界的历史学都从宫廷兴旺史走向全民生态史,我们一定要跟上这一步伐。生态不仅是文化,而且是文化的主干,老子、庄子等古代名家就曾提出,真正的文化核心是自然。我觉得我们文化人在这个问题上要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文化人,当年‘五四’以后,不了解赤道,不了解东半球,西半球,永远在背诵着桐城派的文章,那不是真正的‘五四’以后的文化人。现在,我们的文化人如果对于‘蛟龙号’的7000米的深潜不感兴趣,如果对神九和天宫一号的碰撞不感兴趣,对宇宙的规律、宇宙黑洞、暗物质完全没有兴趣的话,严格讲起来,他是一个过气的文化人。因为自然生态已经非常尊严地进入到了我们文化的主殿堂,在这个意义上,长白山又让中国惊叹。这是要感谢吉林的朋友,你们恭恭敬敬的保护造成了一个惊人的结果。
“去年,我到白山的靖宇县认真地察看一些矿泉水的水源,那时候我才听到几个国际上来的水学博士告诉我,说世界上有三个重要的水源地,这三个水源地是全世界上最干净的,第一个是阿尔卑斯山,第二个是高加索山,第三个是长白山。但阿尔卑斯山开发过度,旅游过度,现在已经有点难以为继。高加索山由于周边的经济情况不好,安全情况也不好,开发还有距离。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长白山。这个不是指中国,而是全世界。长白山是在这个地球上水源最好的地方之一。这得益于吉林的朋友对长白山极好的保护,让它变成了一个最好的生态天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文化又有所转移,就是有更多的人来研究水文化,研究山文化,研究树木文化,有更多的人研究树木文化和人的生命的关系。